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课题介绍
课题背景 “十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在批准设立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与研究》(课题批准号:AYA010034)的重点子课题《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及其在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中的应用研究》,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念、方法与技术问题,研制符合国家教学改革方向和教学实际需要的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从而支持新课标贯彻实施。“十五”期间,共有257所中小学、26个地区合作开展了课题的研究工作,这些课题分布于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的学校和单位超过1000个。在“十五”课题评选中,总课题研究成果——“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库”系列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67所实验校、4个实验区共172个子课题成果荣获“十五”规划重点子课题优秀成果奖。
“十一五”期间,课题承担单位将在“十五”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2006年12月26日,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审,教育部领导批准,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申报的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总课题批准号:BCA060016)获得立项批准,批准级别为国家级课题,这是本次申报课题中教育技术类课题获得的最高级别的课题,其中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承担了《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和《基于新课标的多媒体电子教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两项重要子课题的研究。
研究内容 课题一:《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批准单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总课题级别:国家级课题 总课题批准号:BCA060016 承担单位: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研究方向: ◇ 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课程整合实践研究 ◇ 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研究 ◇ 网络教学技术平台与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二:《基于新课标的多媒体电子教材建设与应用研究》 批准单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总课题级别:国家级课题 总课题批准号:BCA060016 承担单位: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研究方向:中小学多媒体教材、教参、教辅研制与出版
课题组织 课题指导与组织机构为: ◇ 课题负责人 兰宏生 国家督学、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 课题指导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提供研究咨询,指导科研开展,协助子课题组完成研究工作并参加对子课题的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包括: 兰宏生 国家督学、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陈春雷 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十三中教学顾问、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代晓东 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顾德希 北京四中特级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电子期刊常务副总编; 王建民 数学特级教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高级教练 裘伯川 生物特级教师、全国生物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涂克昌 物理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张玲棣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 孙家镇 教授 著名地理教育技术专家 黄儒兰 化学特级教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徐锡祺 教授 北京教育学院历史系原主任 王树声 地理特级教师 林镜仁 生物特级教师
◇ 课题组织委员会(课题领导小组) 由项目组织单位领导、专家和特聘专家组成。
◇ 课题管理办公室 在课题领导小组领导下,设立课题管理办公室,办公室由课题管理专家和研究人员组成。 主任:陈春雷 成员:权儒学 刘俊岭 叶军 李长文 伍军红 徐静静
管理办法 1.课题申报条件 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职务者(以下简称“申请人”)均可主持申报课题。不具备此条件的,须有两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课题负责人必须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指导课题的实施。 2.课题选题 1)“申请人”可以根据“课题研究方向”,自主选择具体研究方向、确定具体研究内容。 2)“申请人”可随时登陆课题网站(http://nerrp.cnki.net),查询全国各地申报课题的课题情况,并可以利用“十五”课题研究成果,如《清华同方多媒体教育教学素材库》、《“动画课堂”多媒体教学工具包》、《新课程多媒体电子教材》、《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等资源开展选题工作。 3.课题申报 1)每位“申请人”只能主持申报一项课题。 2)“申请人”按要求填写《课题申报书》(见附件1,或登陆课题网站下载),在封面加盖公章后将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报送课题管理办公室,并将通过“电子信箱”或“课题网站在线申报”方式报送《课题申报书》电子稿。 3)“课题管理办公室”受理申报时,按每校收取课题立项评审费,交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并由其统一开具收据。未交课题立项评审费的,一般不列入立项评审。 4.立项评审 课题实行专家评审制。评审程序为: 1)按照本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人员资格审查和申报书形式审查,合格者进入评审过程。 2)依据课题立项评审标准,“课题管理办公室”定期组织“专家委员会”成员对申报的课题进行立项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3)在专家评审意见的基础上,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进行综合评审;对于通过审批的课题,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核发《立项通知》。 5.课题管理 1)课题实行“集中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课题管理办公室”对全部课题有立项评审、日常管理、研究指导、课题结题、成果评选的职责;各课题组要按照本办法做好课题自我管理。 2)各课题组接到《立项通知》后即可组织开题。开题的内容包括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制订、研究人员具体任务的落实和研究工作的启动。 3)各课题组须按照经申报并审批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如有调整,须报经“课题管理办公室”同意方可修改。 4)各课题组可定期向“课题管理办公室”汇报课题研究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必要时可邀请“课题专家委员会”部分成员现场解决。 5)“课题管理办公室”定期组织全国性或区域性的课题培训会,各课题组在研究的过程中,每年需参加一次以上协会规定的课题培训。 6)“课题管理办公室”对承担课题的单位设立实验校(区),详细管理办法请见“实验校(区)合作办法”。 6.结题和验收 1)课题组结题验收应提前三个月向“课题管理办公室”提出申请,提供完整的鉴定材料(包括研究报告、研究成果主件、必要的附件等),由“课题管理办公室”定期组织专家进行鉴定验收。 2)专家组在认真阅读材料、听取研究成果汇报的基础上,对照课题申请书填写的预期要达到的目标,实事求是地对成果提出客观、公正、全面的鉴定意见,填写《成果鉴定书》。 7.成果鉴定 1)通过结题验收的课题将获得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课题研究结题证书; 2)“课题管理办公室”定期组织课题成果阶段总阶评选,获奖成果将被授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颁发的获奖证书。 8.成果的宣传和推广 1)通过鉴定的研究成果,由“课题管理办公室”结集出版或推荐发表。 2)课题优秀成果将在国家级多媒体电子期刊《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上发表; 3)“课题管理办公室”将推荐部分课题成果在《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教育类核心和重要期刊上发表; 4)对于达到出版要求的多媒体电子教材等成果,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公开出版发行,成果所有人享有成果的知识产权和署名权,按照内容比例享受发行利益。
课题合作
合作方式 项目研究的主体是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专家、特级教师和外聘专家承担,同时通过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组织,在全国各地设立“合作研究校”、“合作研究区”、 “示范校” 、“示范区”的形式开展项目研究与成果应用。 合作研究校: 具有独立开展资源库建设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能力并承担至少6个本项目子课题研究的重点学校。 合作研究区: 已建成教育城域网,并具有较强的协作研究能力,在项目的整体规划下组织区内至少5家学校共同开展资源库建设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教育行政区。将项目研究和城域网教学应用有机结合。 示范校: 具有基本的信息化条件,并应用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开展教学应用实验和示范的优秀学校。 示范区: 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教育城域网,并具备较强的整体教学能力,在整体规划下组织区内至少8家学校开展国家级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研究项目的成果应用实验,树立城域网建设和运营应用的模板。
实验校(区)入选章程 课题研究的主体是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专家、特级教师和外聘专家承担,同时通过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组织,在全国各地设立子课题合作单位,共同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为了树立课题研究的典型单位,带动当地的课题研究工作,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在子课题合作单位中挑选一部分单位作为课题的实验校(区),共有四种类型,分别为“合作研究校”、“合作研究区”、“示范校”、“示范区”: 1.学校领导应具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改的理念 各个合作研究校、示范校要有一名副校级以上领导主管本校的课题合作工作,从选择课题、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库、组织课题研究、参与课题培训、交流活动,到争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各个合作研究区、示范区要有一名主管领导领导组织区内学校参与课题研究和成果应用。 实验校(区)的领导要在课题组人员配备、资金、奖励、课题培训、课题研究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2.项目合作机构的基本条件 参加实验校(区)需要分别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1)合作研究校 (1)学校综合评估达标,教学质量名列全省前列、信息化条件较好的省、市级重点中学可申报课题研究与资源合作示范校。 (2)网络与硬件环境:校园网(或网络教室)可与INTERNET连接,可以通过校园网访问各种专业教育资源库;网络带宽在1M以上,可以在校园网上进行多媒体交互式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各个课题组可以在网上建设和使用通用及自建教育资源库。 (3)信息资源环境:配有相应的《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多媒体和期刊、报纸、图书等资源。 (4)整合研究水平:近两年里在全国性期刊上发表过论文5篇以上或者在地方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以上;获得全国性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含课案、教学论文、教学评比、课件制作)奖项2项以上。 2)示范校 (1)学校综合评估达标,教学质量和信息化条件较好的地市级优秀中学可申报项目示范校。 (2)网络与硬件环境:校园网(或网络教室)可与INTERNET连接,可以通过校园网访问各种专业教育资源库;网络带宽在1M以上;各个课题组可以在网上建设和使用通用及自建教育资源库。 (3)信息资源环境:配有相应的《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多媒体和期刊、报纸、图书等资源。 3)合作研究区 (1)区内学校(高中)在5所以上。 (2)本研究项目的若干子课题在当地主管部门正式立项,有30%以上的学校参与课题研究。 (3)网络与硬件环境:区内教育城域网已经建设完成,区内60%以上的学校拥有校园网; (4)信息资源环境:配有相应的《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多媒体和期刊、报纸、图书等资源。 (5)整合研究水平:近两年里全区学术论文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达到10篇以上。获得全国性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含课案、教学论文、教学评比、课件制作)奖项5项以上。 4)示范区 (1)本研究项目的若干子课题在当地主管部门正式立项,有50%以上的学校应用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开展教学应用实验与示范。 (2)网络与硬件环境:区内教育城域网已经建设完成,区内60%以上的学校拥有校园网; (3)信息资源环境:配有相应的《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多媒体和期刊、报纸、图书等资源。
3.课题研究教师队伍组建 1)合作研究校、示范校及合作研究区、示范区所辖学校需要成立由副校级以上领导主管本校项目合作的课题组,人员包括学科教师、技术人员、当地教育研究人员,各课题组须配备学科骨干教师,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实验校(区)各课题组要在相应年级选择适当的班级设立课题实验基地,以利于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题实验,不断对信息化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总结、分析、评估、改进和提高。
4.信息化资源建设 各类实验校(区)应具备相应的信息化资源的条件。“十五”期间,国家级教育资源库建设研究项目研制了系列基础教育资源库,包括清华同方多媒体教育教学素材库、“动画课堂”多媒体教学工具包、新课程多媒体电子教材、《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图书全文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报纸全文数据库等,并在承担NERRP“十五”课题的257所中小学、26个教育城域网和近万所非项目合作单位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NERRP“十一五”子课题研究内容,承担课题的项目合作单位可按照如下资源配置方案配置资源,以便开“十一五”课题的研究。
“十一五”课题研究方向与资源配置方案
备注: 表格中的产品简称分别代表如下产品: TTMED:清华同方多媒体教育教学素材库 TTCCT:“动画课堂”多媒体教学工具包 TTMC: 新课程多媒体电子教材 CMIJ:《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 CFEJD: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 CFEMD:中国基础教育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CFEPD:中国基础教育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CFEBD:中国基础教育图书全文数据库 CFEND:中国基础教育报纸全文数据库
实验校(区)申报流程 课题研究的主体是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专家、特级教师和外聘专家承担,同时通过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组织,在全国各地设立子课题合作单位,共同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为了树立课题研究的典型单位,带动当地的课题研究工作,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在子课题合作单位中挑选一部分单位作为课题的实验校(区),共有四种类型,分别为“合作研究校”、“合作研究区”、“示范校”、“示范区”: 1.选择:申请单位《课题申报指南》,并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相应合作类型; 2.填报材料: 下载:《项目合作研究校或示范校申请表》 下载:《项目合作研究区或示范区申请表》 上报至课题管理办公室; 3.审批:课题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审批实验校(区)的申请,并对审批通过的学校和教委颁发相应的证书和铜牌。
课题申报
申报程序 第一步:了解课题信息 进入[课题介绍]栏目,了解课题内容。
第二步:选题查询全国各地申报课题的课题情况 利用“十五”课题研究成果,如《清华同方多媒体教育教学素材库》、《“动画课堂”多媒体教学工具包》、《新课程多媒体电子教材》、《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等资源开展选题工作。
第三步:填写并报送《课题申请·评审书》 下载 按课题管理办法要求填写《课题申请·评审书》,在封面加盖公章后将一式2份报送课题管理办公室,并同时报送电子版1份(电子版可通过“电子信箱”或“课题网站在线申报”方式报送)。 课题管理办公室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清华大学84—48信箱 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 邮 编:100084 联 系 人:李长文 电 话:010-82390407 传 真:010-68430467 电子邮箱:lichangwen@tfedu.net
第四步:交纳课题立项评审费 课题立项评审费按学校为单位收取,每个申报课题的单位交课题评审费200元。申报者可通过“邮局汇款”方式将课题评审费汇至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并将汇款凭证传真至项目管理办公室,以便核对确认: 邮局汇款 收款人邮编:100031 收款人姓名:岳华 收款人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60号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在线申报 进入>>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常用软件下载 版权所有与技术支持 同方知好乐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王庄路1号清华同方科技广场A座17层) 京ICP证040431号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