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好乐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官方网站

【学习心得】我校进行广州番禺区“电子书包”交流体验培训

至上次青岛学习回来,已经大半年了,我记得我上次就明确了一个目标:做一个“互联网+教育”的推动者和研究者,用信息技术帮助、解决教育上的诸多问题。可能有人会认为我的想法过于心大,不实际。也许吧!不过就目前我的状态而言,我沉浸其中。
  2016年4月27日,我校由教科研室的郭维霞主任带队,5名老师以及钟山区二小的一名老师6人一同,有幸得到了一次去广州番禺学习“电子书包”的机会,这使我校在今后会更能有信心地去做好信息化建设——人人通的研究和准备。

市教育局的欧阳局长等领导在学习交流前的组织讲话

下面就整理一点学习期间的思绪:
  也许许多人今天还在感慨发达地区的教育与自己落后地区的差距,但是我还是要重复以前我说过的话:互联网这种信息技术是拉平交通不便利的地区与发达地区巨大差距的唯一一种最现实的技术,不可能使它反过来成为再次拉开落后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因素(以下的两所学校就是实例)。
  从这个点出发,我们再来看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的优势与目前存在的问题这里并不能逐一分析,这两天看了下这本书——广州番禺区的《“电子书包”进课堂》,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值得研究。

我的目的需要更实用:主要看如何可以结合实际开展建设起我校的电子书包实验班。去市桥沙墟一小现场会电子书包课堂听课:数学课——三角形的内角和、综合实践课——交通安全,从我做起。(有录像)
  教学方面可以理解大致的环节内容:

  1. 软环节:充分的课前准备是电子书包的必须环节(我的理解是包括上课之前的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头一天的预习、自学和准备)。
  2. 硬环节:基础设施,这包括网络、电子书包的软硬件,作为承载软环节的基础平台,肯定会有学生的预习——自学使用家庭网络和平板电脑看课前微课作为预习、课中和课后微课学习和巩固,师生轻松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扁平化管理模式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互动(如电子作业)。

只有实现学生对平板的新鲜感消失、教师保持电子书包的新鲜感和兴趣、消除师生对电子书包“高大上”的感觉(否则会敬而远之),才会成熟地走向实际应用教学(新事物的新用途,会给使用者造成一种“冲击”,在教师看来是个好事,因为这是体验动力之一,但学生多数会把这种新的体验“冲击”用在娱乐上。)这一步是需要经历的,特别是网络运用到学习中后。
  此学校无“高大上”感觉,相反,是一所农村小学,但是因为信息技术平台的使用,逐渐拉平了与城区学校的差距,成为了一所优秀知名的小学。

市教育局的欧阳局长等领导在学习交流前的组织讲话

后来,我们又去参观了番禺区钟村中学。

然后我们参加了领导们的电子书包项目交流研讨活动会议(有录像)。
晚上我们总结讨论。
第二天,我们听华南师范大学谢幼如教授讲座(有录像)。

在这里谢教授详细总结了电子书包的优势与发展、原理和本质,国家层面地分析了电子书包与“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三通(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中的关键问题在于,人人通是一个瓶颈,但也是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见效最明显的地方——电子书包的使用。

这两天我也与同方知好乐云贵区的华总了解,建立电子书包:
  1.第一步是靠教育局的支持,现在教育局做的试点学校是“市一中和市实验一小”两所学校,没有我们学校,这一点现在是个问题。
  2.解决这一步后,下一步是平台的了解,目前在这儿看到的是同方知好乐的电子书包平台,可能现在教育局可以合作的也就是这个平台。
  3.然后就会有专业的同方知好乐的技术培训员来学校建设平台,培训对应的老师和技术管理员。
  4.最后开始运行试点班级。
  5.在运行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具体的问题研究。
  到此,这次的广州番禺区电子书包交流学习之行基本告一段落,不过借着这次学习,我就把我近期的思绪总结了一下。
  这段时间以来,我看了不少有关过去、现在、未来的科学方面的书和视频,从中,我也体会到了在历史发展进程下,很多东西本质上是一样的,而我们是可以从过去预见到现在以及未来将会发生什么转变的——这个转变就是人们的生活的一切都将在一个新的平台上进行,这个平台的搭建就是计算机和互联网。
  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回顾一下人类的发展历史:从古代的狩猎、农耕开始,人们生活的平台基本是利用体力劳动搭建的,后来在工业时代,人们学会利用机器来搭建平台,直到21世纪后,工业时代其实已经接近尾声了——出现了一个过去谁也不能预料到的时代:互联网时代。
  这当中的改变很有可能现在的大众有所低估,这一点我不扯远,就教育上来分析:
  在农业以及手工作坊时期(中西方古代的教育有很多差别,所以这里我觉得我们所说的教育应该体现在生产力的教育上),教育是一种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这种模式多数并不是自发的,而是因为社会的生产力极度低下,每一个普通人从出生开始,就必须掌握一门技艺,以便将来不被饿死,如果有幸拜得一名师,那就是你人生转折的机会,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模式,其实是比较理想化的一种教育状态,所以在那个时候,儒家思想提出了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用了几千年的时间一面在生存上挣扎,一面又在以教育的形式延续文明的种子,在近期200多年的时间里,迎来了工业时代,这在整个历史上,几乎是一种爆发现象(也出现了包括世界大战和毁灭世界的核武的全球动荡)。而工业时代带来的剧烈变化的背后,是教育的改变:成规模的课堂、班级、学校的出现以及教师这个职业的兴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支撑起一个工业体系下突然暴涨的知识的传授,否则工业时代只会昙花一现。这种爬金字塔式的知识体系,成就了相当多的人才,同样也牺牲了够多的怪才与偏才,其实在很多人看来,这种教育就是一种零和博弈的模式,功过相抵罢了。
  当功利性充斥着整个社会,在生存并不那么严峻的时候,马斯洛需求理论——人们想要的是如何更有面子和更有尊严的生活,但在有限的平台上,众多的竞争就体现在需要不停地学习各种可以看得见回报的知识(现代教育上就量化为每一次考试的分数),在这个工业时代搭建的金字塔式的平台上,能爬多高就多高。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触及到这些声音:“学这个有什么用?”“你需要学的是这个,而不是那个。”“请不要不务正业,抓紧学习,一定要考上大学”...21世纪初期的我们都是从这样一种紧张的教育中走出来的,尽管我们曾经也深恶痛绝过,但还是无奈地以同样方式去教育下一代,然后在某个反思之夜,我们的现代教育会奢侈地想一想“因材施教”。
  19世纪后期的城市化严重,导致承载交通的马匹过多,出现大量马粪,城市臭气熏天,许多专家都认为这个问题无解,事实是问题确实无解,但问题除了解决,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问题消失,所以后来的汽车出现,让马粪问题消失了。
  当今的教育问题也是如此:究竟是应试教育呢?还是素质教育?这个问题现在的策略是“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应试教育”,这同样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无论是中国的教育还是西方的教育其实都遇到了工业时代的瓶颈),那这个问题同样需要一个新的平台让其消失,而这个新平台就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所带来的平台——可以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可参考文章:【相信科技的力量】孔夫子喊了两千多年的因材施教,大数据可以轻松做到)。
  由此,我突然领悟到一个翻转课堂的“潜本质”:
  工业时代的工业体系课堂会告诉你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什么。
  互联网时代,工业4.0,又可以说后工业时代,是一个自由、连接、个性化的时代,这恰恰就是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你喜欢什么,你需求什么,然后你要去学什么
  从这个点,我发现,以学生为主、以合作探究为主的课堂模式——翻转课堂并不是一个主观意识的创造,而是必然会自发流行起来的一种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现象。并且这只不过是新平台上开展起来的最初级的教育模式(今后的虚拟课堂会使得学校与教师不再有固定性,而变为流动性,学生会带着自己的个性去学习,去合作交流,以前在传统教育平台开始流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将得到升华,变为一种互联网特有的团队分享协作精神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去)。
  从古代的师傅带徒弟模式到工业时代的成规模成体系的大组织教学模式,再到将来不久就会迎来的互联网个性化教育(似乎是有点返璞归真的现象),但这种转变,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能接受和准备好了的。
  这里我同样喜欢用交通的历史来做比喻:在19世纪中期以前,判断一个交通工具的好坏会去判断某匹马和驭马人的技术,但19世纪末期以后,判断的对象却彻底变了——汽车,如果把马比喻成过去交通平台上的工具,而汽车是新交通平台上的工具的话,这种时代的转变就可以看出差距了——驭马人的技术再高,马匹再优良,也比不上后来居上的驾驶员一脚油门。
  当然,这里面牵引到教育平台的转变上来,并不是完全合理,但本质相通——传统的教学平台:学校、班级、教师为主的授课会转变,不过,这一点和以上比喻不一样的在于,我们需要的是有经验的驭马人去“考驾照”,而不是重新培养新司机,也就是需要教师们从传统的工具和平台中过渡到新的工具和平台上来,这个新的平台可能目前还很初级,问题多多(要知道,在汽车刚出现的时候,因为害怕无法驾驭它,法律规定,汽车在路上行驶,必须有一个成年人在前面用小旗子挡着,其不能超过前面的旗子),但是正如人人都说的,这是趋势,会有完美的既不丢失传统教育中的关键元素,又能在这些传统教育的关键元素的基础上升华,从而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的出现,而电子书包的教学模式正是开始。
  “未来早已来临,只是尚未流行”。
  最后我希望用我们学校“名师孵化室”的一句我逐步领悟的话来结束我的总结——若要前行,就要离开你现在停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