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
——《基于大数据优化“学与教”方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7-11-08

  2017年11月5日,由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主办,昌平区虚拟学校项目组承办的《基于大数据优化“学与教”方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讨会议在北京开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克抗先生,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院长、课题负责人兰宏生先生,中央电教馆研究部副主任沈芸,北京市昌平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苏俊山,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研究指导部主任覃祖军,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院长赵海波,伟东云教育联席轮值总裁冯建平等出席会议。开幕式由中央电教馆研究部沈芸副主任主持,来自北京、陕西、吉林、山东、安徽、重庆、黑龙江等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相关领导和教师300余人莅临参加。
  11月6日晚6:30,CETV-1(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套)《中国教育报道》对《基于大数据优化“学与教”方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讨会的召开进行了报道。



  本次大会以“大数据·核心素养·评价改革”为主题,旨在为全国教育研究及实践者们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凝聚各方智慧与资源,合力探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会议包括课题启动会议,基于大数据的创新研究成果及经验分享、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课程展示等多个内容版块。

北京市昌平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苏俊山致欢迎辞

 

课题启动

  课题启动环节,同方知好乐教育研究院院长、课题负责人兰宏生先生就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兰院长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克抗先生一同为全国9个参与子课题的实验单位颁发了立项通知书。

何克抗教授、兰宏生先生为子课题实验单位颁发立项通知书

 

教育领域专家 & 学者深度解读教育大数据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克抗先生、英语学科专家张玲棣老师、首都师范大学刘军副教授就大数据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课堂教学等方面,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进行了深度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克抗先生

英语学科专家张玲棣老师

首都师范大学刘军副教授

 

一线名师 & 校长分享大数据创新研究成果

  北京市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中教研副主任张榕青就昌平区“虚拟学校”项目建设及应用做了精彩报告,分享了“虚拟学校”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育改革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校长贾春杨、昌平区第一中学副校长潘月春分别就本校的信息化教学特色做了精彩报告。

张榕青副主任

贾春杨校长

潘月春副校长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教师汪文龙分享了十几年来语文“双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汪老师充分发挥网络虚拟课堂和教室现实课堂各自的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和系列化案例,积淀了大量鲜活、过程性学习数据。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潘天俊分享了自己基于理科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经验。

汪文龙老师

潘天俊老师

  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九中学教科处主任谭胜杰、重庆市第三十八中学教务副主任杨俊杰分别结合本校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及实践经验,就信息技术及大数据应用如何推进学校教育变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做了详细分享。

谭胜杰主任

杨俊杰副主任

  除出席会议的教育同仁外,还有近千人通过网络同步观看了会议直播,共同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经验及研究成果,探索如何构建新型教学环境下的创新教学应用模式和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评价体系,推进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