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高中第四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中国古代戏曲,也是中学课本中唯一的戏曲单元。中国古代戏曲多用口语,曲词,具有很浓的抒情性和音韵美,并常常运用浪漫主义以及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精华之一。但由于时代久远,无论从唱腔还是曲词上,学生欣赏起来都有一定难度。而且,和小说、散文不同,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的头脑中,戏曲知识完全是空白。因此,对这个单元提出的品味戏曲语言,理解其艺术手法等单元教学目标,要循序渐进,要让每一篇课文各有侧重。
  《牡丹亭》是中国古代戏曲的巅峰之作,作者汤显祖以自然本色而又绮丽清新的戏剧语言,把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奔放感情和委婉心理表达得恰到好处。教授此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日渐衰微的古代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纽带,有了它,我们可以攀上民族文化的高峰去领略曾经的辉煌。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为此,我们确立了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在这节课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能力,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背景分析
  一、选择《游园》作为展示课的原因有四
  第一,从学生的情况上看,戏曲可以说是现代学生文学欣赏的盲点,有必要让学生接触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第二,从课文内容上看,学生与杜丽娘年纪相仿,读来会有亲切感,能够比较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
  第三,昆曲是百戏之祖,风流文雅居百戏之首,有戏中“兰花”之称,兰花总是和文人雅士离不开的。正因为这些风流才士的介入与推进,所以在众戏之中昆曲最有风流气质。通过对昆曲曲词的品鉴,让学生感受到昆曲之美,初步培养其鉴赏戏曲的能力。
  第四,从艺术手法上看,与《长亭送别》相比,《游园》中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应该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方式、手段以及技术准备
  戏曲单元要体现“戏”的特点,离不开音乐美术等辅助手段,但又要区别于音乐课,因此始终不能脱离课本上的文字。所以我认为应该从戏曲本身以及学生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挖掘、探讨,将唱、读、析结合起来,用婉转的演唱、深情的朗诵、优美的赏析,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同时,由于学生对戏曲的了解有限,因此让他们在讨论中得出结论会更容易一些。于是我选择了一下教学方式:
  情景教学——用视频、音频等方式营造戏曲的氛围。
  合作学习——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在诵读与分析的过程中感受曲词之美。
  比较阅读——在于黄梅戏《游园》曲词的比较中,体会昆曲曲词的独特之美。

  三、前期教学状况
  就整个单元来说,我在几篇课文上的侧重是:《窦娥冤》重在分析作品主题(包括人物形象)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长亭送别》重在体会情景交融手法的使用,进而感受曲词之美;《闺塾》中在人物形象的分析;《哀江南》则作为戏曲单元的结束课,对其中情景交融的手法和沉重的思想感情加以分析。另外,语文读本上选取了《牡丹亭·游园》,我将它安排在完成《窦娥冤》、《长亭送别》和《闺塾》之后,这样做有几点好处:
  首先,在经过了三课书的学习后,学生对戏曲知识和《牡丹亭》的故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时讲《游园》这一《牡丹亭》中的精华,具备比较成熟的条件。
  其次,从前三课书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能够结合以前学过的诗歌鉴赏知识对情景交融的手法进行一定的分析,因此《游园》的教学中设计小组合作完成鉴赏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另外,通过前三课书的教学,我发现学生还不能够欣赏昆曲的高雅之美,那么《游园》第二课时的教学可以试着解决这一问题。
  在第一课时中,学生通过自己出声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熟悉课文,教师解释课文中比较难懂的词句。然后让学生在“师大附中帖吧”上发表自己初读《游园》后的感受。教师在课上和课后对学生所写内容进行整理,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观点加入下一课时的教学幻灯片中。

  本课(《游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设计
  1、品味戏曲语言,体会曲词情景交融之美。
  2、初步培养鉴赏戏曲的能力。
  3、激发对戏曲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教学目标(同上)

  二、教学重点
  1、诵读曲词,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体会情与景的交融。
  2、在诵读与分析、欣赏、比较过程中,感受昆曲曲词独特之美。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
  2、合作学习
  3、比较阅读

  四、辅助设备
  多媒体投影、背景音乐(昆曲《牡丹亭》选段)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牡丹亭》视频片断,营造氛围。
  1、展示学生初读《游园》的感受。
  2、以“黛玉听曲”导入“鉴赏曲词”环节。

  (二)合作学习,鉴赏曲词
  1、分组讨论鉴赏曲词
  同学们分为六个小组,合作完成:
  (1)讨论研读曲词,将集体鉴赏的成果写在纸上。
  (2)挑选代表朗诵曲词。
  2、当堂交流鉴赏成果

  (三)比较阅读,初步领会昆曲戏词的高雅之美
  与黄梅戏《游园》曲词作比较,体会昆曲曲词的幽兰之美。

  (四)在悠悠昆曲和《牡丹亭》图片展示中结束。

  六、板书设计

  (注:以上板书内容随学生课堂发言情况灵活调整)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预计在本课书教学完成之后,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情景交融这一手法的作用,并且通过对曲词的品味,会有一部分学生对昆曲这一古老的艺术产生一定兴趣。而教师在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对戏曲艺术和戏曲教学有更深层的认识,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和自身修养的提高。